第282章 东征讨虏-《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而且,最重要的一点是。

    李自成他不可能学习秦制。

    他也学不到秦制,在云梦秦简发掘出来之前,对于秦朝的具体制度,那可都是根据史书上的只言片语瞎猜,或者脑补出来的。

    李自成就是想学,他也没地学。

    别说是李自成想学了,朱慈烺想学也没法学——朱慈烺又不是专门研究秦国历史,研究秦制的历史学家,怎么可能会知道那么详细?

    李自成抄的这个府兵制,与历史上的府兵制也是有些不一样的,因为大顺要战场比较多,需要打的仗也比较多,不可能让这不多的军士散在乡野之间。

    所以,大顺的府兵是需要四时在营,他们虽然有自己的授田,但他们却并不亲自去管理授田。

    所谓分给他们的田地,实际上,他们只是间接拥有多少亩地的收益,至于田地究竟在哪?

    那他们就不得而知了。

    他们只会固定的,在每年获得一笔租子,而田地平时的管理,以及租子的收取,则由大顺朝廷管理。

    之所以如此,则是因为去年大顺的局面不太稳定,如果直接分地的话,说不定,今天分的地,明天这地盘就丢了,连带着分给府兵的地也丢了。

    再加上,为了能够让府兵们随时聚集起来,府兵们全都居住在城市附近,所以,李自成也只好,选择了这么一个办法。

    这么看起来,大顺的府兵制倒有些像历史上清朝八旗兵们的铁杆庄稼了,有点类似于日本幕府下的武士们那样,拥有多少石高,但只是获得定量的大米,却并不掌握土地。

    而事实,大顺的府兵制就是如此!

    而除了这些外,大顺的府兵制与历代的府兵制还有一个差别,就是武器装备并不自备,而是由朝廷统一置办。

    此时,绵延数里的大顺府兵,出关之后,李自成立马于石桥附近,打量着自己这支威武雄壮之师出关,忍不住在发出了一声长叹。

    “唉,若是额能够在去年,忍上一年,然后今年才兵征明,这天下,也不至于如此啊……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